近日,廣州與江門兩地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交通一體化和產業一體化將成為兩市合作的重點。今天,江門與佛山將簽訂相關合作協議。江門市市長王南健更提出,合作雙方可按梯度轉移規律實施產業轉移,廣州、佛山異地發展,與江門稅收共享方式共享共建。江門與廣州、佛山分屬珠中江和廣佛肇兩個經濟圈,這也是珠三角跨板塊城市合作框架協議,更體現出江門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的創新和探索。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江門市對于引導產業轉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向來都很慎重。從決定打造小珠三角唯一一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到選擇五金機械、電子信息、紡織服裝作為主導產業,江門充分依靠和發揮擁有的優勢,作出了理智的選擇。
全方位承接產業轉移
江門“雙轉移”的一大探索是“山海合作”?!吧健笔侵盖钒l達的山區,對應恩平、開平、鶴山等地;“?!敝秆睾=洕l達地區,對應蓬江、江海、新會、臺山等地?!吧胶:献鳌本褪峭苿又行某菂^現有勞動密集型工業,以及不具備條件發展工業的邊遠地區招商項目,轉移到條件較好、承接能力較強、產業基本銜接配套的地區集聚發展。
目前,江門市已組織新會區對口開平市、蓬江區對口恩平市,簽訂聯手推進產業轉移工作的協議,有計劃地引導企業遷移落戶產業轉移工業園,并在此平臺上由本地發達地區聯手后進地區向外吸引符合產業鏈要求的企業進駐。在產業合作上,江門開展幾地之間的“聯姻”,推進新會、蓬江、開平和恩平的服裝產業合作,蓬江、開平的水暖衛浴產業合作,江海、開平和恩平的電子信息制造合作,以及江海和開平的化學工業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內進行產業轉移,這在省級產業轉移園區中尚屬首例。
除考慮該市可能轉入到產業轉移工業園內的產業類型,江門還充分考慮了國內外、省內外的產業轉移形勢。如這次江門與廣州的合作,王南健就提出,把江門作為廣州的工業飛地,在解決產業同構化問題上作有益探索。而這種全方位承接產業轉移的做法已取得明顯效果。